随着疫情后的彻底放开,各行业从业人员逐渐感受到了久违的希望与春意。小编从事学术会议十余年,这些年一直没有停止分析,反思与总结,很乐意跟大家分享心得体会,也欢迎更多的互动与探讨。
08年开始学术会议的风气迅速在国内盛行,学者投稿参会积极性极高,动辄几百上千人的大规模会议。与此同时,从业人员缺口大,短期入行者多,从业门槛低,出现了很多不专业,不规范乱象。
学者参会热情逐渐回落,短期入行会议的从业队伍面临市场的优胜劣汰。牟利短视的会议慢慢被优质会议碾压,不专业的会议难成气候,也逐步被边缘化。应该说,市场风气在朝着一个好的方向优化。
疫情改变了世界原本的运行规律,加速了优胜劣汰的速度。疫情几年,很多会务组不得不调整线下会议为线上召开,规模缩小甚至运营不下去的不在少数。每个硬币都有两面,与此同时优质会议的专业与优势得以显现,反而展示出更好的发展趋势和专业认可度。
在多年不断观察,交谈和分析后,我们接触到的参会学者主要出于以下原因参会:学术交流,了解行业动态 & 结识志同道合的学者,增加学术影响力和合作机会 & 完成相关指标,适当放松。针对这三类参会原因,我将逐一剖析。
不同于其他行业的短期性和独立性,学术研究新成果绝大部分是建立在大量的前人研究成果之上,这就是要求学者大量阅读文献的原因。同样的文献参考,不同的选题角度和研究方向会衍生出不同的新观点和创意。如果能遇到优秀的同行业研究成果汇报,看看同行的最新进展到哪儿了,方向和创意在哪里,对自己的研究有什么启发或帮助。比起闭门造车,走出去,学进来,对学者应该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跨领域合作,校际合作,国际合作是学术界的大趋势,1+1>2的意识已经完全被接纳和认可。通过专业学术会议平台,学者老师们有机会结识志同道合的其他研究者,更有机会找到合适的项目合作伙伴,一起申请项目合作共赢。年轻学者拥有更广阔的学习展示平台,资深学者中也有很多愿意提携后辈的长者,良好的学术生态造福广大学者群体,生生不息。
有的单位也会有一些参会,发文等要求,以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和科研产出,因此进行学术会议交流也是很好的方式。学术科研本就高压,辛苦,会议期间更是信息量爆炸,会后进行游学与参观学习,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紧张的神经得以片刻舒展,想想就惬意~
做一行爱一行,这是每个职业人的梦想。近些年来,选择从事学术行业的多少是有些情怀的。自己做的工作很有意义,可以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切实有用的服务与价值,客户学者满意了,自己也会觉得发自内心的开心,忙碌琐碎的幕后工作也变得有意思起来。认可一件事情才有可能真正做好它,不是么?
就我个人而言,除了把会议当成一份事业去好好经营,觉得会议是提升自我的一个极好的平台。我们面对的客户都是素质极高,学习能力极强的群体,让人处处受教每天都在进步。有时候一篇会议文章3千字,收到专业审稿人的意见多达2千字,字字珠玑对文章帮助极大。更绝的是,作者收到意见以后也是满心惊喜与感动,字斟句酌逐条修改,并附加上千字的审稿意见反馈。每次看到这样的作者和审稿人,特别是双向奔赴的时候,内容的震撼与感动难以言说,想的就是要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好,要给这样的学者最好的服务与价值,他们值得!在开会现场也会遇到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学者。有一次在会场,有位学者刚从外面风尘仆仆的赶到会场,没时间签到领物资,直奔会场。在会场的最边边角落轻轻坐下,认真记录演讲者的报告要点,问答环节提问点评,有理有节,整个会议环节眼睛都是在闪光的,看不到一丝疲倦。后来才得知,这个学者是凌晨赶飞机过来参会的。真的,那一瞬间,我的内心真的被这种学者精神震撼了,同时对这份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能让这样的人失望。
结合以后经验,小编认为学术会议今后的努力方向主要是选择前沿和针对性主题,选择优质的报告,提供专业细致的会议服务,把控每个报告和每篇文章的质量。做好每一份工作,为学者,也是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