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战役虽然穿越了72年的光阴,但对于英雄船工的后人来说凯发在线官网,却似乎发生在昨天一样。1949年的4月21日,是个值得永远被铭记的日子,宿松县船工和突击部队,高举“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两面大旗从吉水河至华阳渡口向长江的南岸驶去。当他们从敌人的炮火中穿过,最终抵达到江的对岸时,历史就这样被凝固了。
值建党100周年到来之际,笔者深入宿松县洲区湖区,探寻渡江战役英雄船工的英勇事迹。
“今年是中国建党100周年,也是渡江战役胜利72周年,在渡江战役中,宿松县许岭镇有个家庭,一家三口为了运送渡江,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家人的英勇事迹已载入史册,永远被宿松人民铭记。”谈起渡江战役这段历史,从事文史工作30余载的宿松县政协文史学习委主任王皓,滔滔不绝,并从书柜里拿出党史资料《宿松县志(1990年版)》《松涛》和《中国宿松地方史》(以下简称党史一卷)。
1949年3月27日,中国人民第十五军第四十四师130团抵达宿松县许家岭,以捕鱼谋生的李恒高,带着弟弟李启高、儿子李全开主动加入渡江船工队,支援,参加渡江战役。他对130团团长李钟玄说:“首长,我们全家将像当年运送新四军打日本侵略者那样,运送你们渡长江,打倒蒋介石!”
李恒高全家出动,积极参加渡江船队编队演习。演习中出现了进攻队形不整齐的情况,他向团首长提出建议,按船只吨位大小重新组编船队。李钟玄团长接受建议,马上付诸实施。果然战斗队形整齐,大大提高了战斗力。
船上要构筑简易的防御工事,他为战士们出谋划策:用麻袋装上黄沙,放在船头,构成掩体;李全开从山上挖来草皮,夯进前仓;李启高把浸湿的棉被披在船舷。一家人与六连的战士们同吃同住同战斗,尽心尽力,做好强渡江的各种准备。
4月21日23时20分,由四十四师130团、131团一营组成的渡江突击队,进入长江引河,渡江战役张弓待发。李家人参加了突击队,载着六连战士随队前进凯发在线官网。
21日零点时刻,一声令下,战斗开始。李恒高、李启高、李全开同驾一条大木船向江南疾驶。船到江心,南岸忽然升起四颗照明弹。军队惊恐万状,发射密集炮火,拦截渡江突击队。炮弹纷飞,水柱冲天。李恒高紧握舵杆,李启高、李全开在前舱奋力摇桨,驾驶战“舰”顶住铺天盖地的巨浪,灵活地穿过炮弹袭击,如飞猛进。接近南岸时,李恒高不幸中弹牺牲,弟弟李启高忙将手中的桨交给了身旁的战士,去掌握哥哥松下的舵杆。他刚拨正船头,也中弹倒下了。腿部已经受伤,仍奋力摇橹的李全开,立即跑到父亲、叔叔的遗体旁边,掌起舵,继续航行。当一颗子弹击中他的腹部时,他仍抓紧舵杆不放,还大声呼喊邻近船上的船工带着他驾的船一同前进。李全开牺牲时,年仅17岁。
“彭福康是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许岭镇另一位老船工,牺牲时54岁,他的家是今许岭镇碎石村堰头组。”王皓说,彭福康烈士的英勇事迹在宿松党史一卷中也有详细记载。
4月4日,宿松全境解放。宿松县委、县民主政府立即开展了渡江战役支前工作。中国人民二野四兵团第十五军、第十三军的渡江部队一到,立刻组建船工队,搜集渡江船只。深受军队和土豪劣绅欺压的彭福康,见此情景满心欢喜;他自小在江湖的风浪中操船弄桨,积累了丰富的驾船经验。
“他不仅自己主动报名参加船工队,还下湖召来亲朋好友100多人,带了60多只船参加船工队。部队首长深受感动,亲自将他们编为一个船队,任命彭福康为队长,授给一面大旗,开往泊湖训练。”宿松地方党史一卷中记载了彭福康主动加入船工队并被任命为队长的这段历史凯发在线官网。
王皓介绍,水上行船,部队中来自北方的子弟兵多不习惯,彭福康就手把手教他们撑篙、摇桨、树桅、扯帆,就连上下船的动作也都说到。战士们感动不已,亲切地称他“大师傅”。4月21日,渡江作战总攻开始。下午,强大炮群对江南开炮,顷刻间坐落在今江西彭泽县境内的香山一带被推成平地。彭福康所带的宿松船队与渡江突击部队一起,举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两面大旗已在华阳河入江口进入出发位置。各船头麻袋装土筑成的作战工事架着机枪,勇士全副武装,个个信心百倍,争做渡江英雄!23时20分,启航令下,彭福康等人迅速起锚扬帆,船队似离弦利箭向江南疾进。刚近江心,敌人骤以密集炮火攻击,顿时,江面上空打出的照明弹照得如同白昼,水柱冲天,行驶在头路火线的突击队站船上的彭福康同两位船工扯满风帆,奋力摇桨,穿插于冲天水柱之间,愈近南岸,枪弹愈密。面对纷飞炮火,全体船工和将士同仇敌忾视死如归,无一后退,彭福康的战船更是勇往直前。突然,一阵密集的枪炮打来,彭福康中弹倒下,血染船舱,为人民解放事业壮烈牺牲。
“在很小的时候,我就听到母亲讲述父亲在渡江战役中的事迹,说父亲驾驶的木船是在渡江中弹沉没的,他的生命永远留在了长江。”现年76岁的王玉兰老人,是渡江战役烈士王友山的女儿,谈起父亲的往事,老人的内心仍止不住对父亲的怀念之情。
老人说,父亲牺牲那年,她才4岁,两个哥哥一个10岁、一个8岁。那时,这里叫许岭乡大咀村(今许岭镇宏富村),父亲家里因为非常穷,从小就在别人家里当长工。1949年3月,进驻宿松后,走村入户了解船民疾苦,动员船民参加船工队,支援渡江战役,迎接全国解放。在外面做长工的父亲得知后,来不及回家同母亲商量,直接去部队报名加入了船工队。加入船工队后,父亲把部队分发给他及家属的大米,全部装进袜袋,然后托人捎给了母亲。1949年4月21日23时,父亲驾驶木船载运部队官兵,从华阳渡口出发,行至长江中间,木船被密集的炮弹击中沉没,父亲当场壮烈牺牲。父亲牺牲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将她父亲追认为革命烈士,宿松县人民政府给她的母亲颁发了《革命烈士证书》和“光荣烈属”匾额。1957年7月,宿松县发生特大洪灾,她母亲珍藏在家里的《革命烈士证书》及当年部队给父亲颁发的《渡江光荣证》,都被洪水冲走了。后来,一家人为此伤心不已。
“父亲牺牲时,什么东西都没留下,而这两个证件,不但可以证明父亲生前的事迹,还能帮助母亲唤起对父亲的记忆。”1978年,王玉兰的爱人吴志勇在阅读一本关于渡江战役的史料时,向不识字的妻子口述了这段历史。在吴志勇念到“王友山”的名字时,王玉兰立即止住丈夫的话语,说“王友山”就是他父亲。令吴志勇没想到的是,“王友山”烈士是他的岳父。在吴志勇的不懈努力下,1983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王友山烈士家属补发了《革命烈士证明书》。这让王友山烈士的家人终于如愿以偿。
王玉兰说,让她最感到遗憾的是,30多年,她和丈夫多次去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寻找父亲的墓碑均未果。如今,她的母亲和两个哥哥都离开了人世。在她看来,父亲的遗体或许安葬在了无名烈士墓里,或许永远留在了长江。现在,对她来说,好好珍藏父亲的《革命烈士证明书》,好好向下一代传承父亲的革命精神,就是对父亲最好的怀念。
在渡江战役中,宿松县下仓镇有两名船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胡大兴是其中之一,牺牲时,年仅45岁。胡大兴的儿子胡怀仁今年87岁,从小就住在黄湖边上。
“这是国家民政部于1983年追认父亲为革命烈士时颁发的”。当得知笔者来意时,胡怀仁老人从他房间拿出珍藏了38年的《革命烈士证明书》。
胡怀仁回忆,1949年3月下旬,父亲加入了人民组建的船工队。期间,他和家人在高岭乡枫林嘴与父亲见了最后一面。4月初,父亲就一直坚守在望江县华阳镇,一边帮助训练船工,一边做渡江前的准备工作。他父亲牺牲的消息,是后来才知道的,但只知道父亲的遗体安葬在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里,当时由于牺牲的战士和船工较多,来不及给父亲立碑留名,也就不知道哪座墓是父亲的凯发在线官网。一直以来,他和姐姐每次去祭拜父亲,只能对着无名烈士墓祭奠。
据了解,望江县渡江烈士陵园兴建于1959年,是为纪念牺牲在渡江战役中的革命先烈而建。陵园内现安放210位渡江烈士的骨灰,其中有名烈士82位,无名烈士128位。在渡江战役中,宿松县共有2001名船工驾船1077艘船只投入战斗,有62人英勇负伤,27人壮烈牺牲,305艘船只受损。后来,牺牲的27名船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追认为“革命烈士”。
王皓说,1949年4月的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的重大历史事件,宿松是渡江战役的最西端,宿松人民,特别是英雄宿松船工在这场战役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英勇斗争历史应让青少年牢牢记住,世世代代流传下去。(通讯员 孙春旺)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2420010潜行通路舵杆承座学术会议送丝机构凯发在线官网